YOGA 730 13 正是理想中现代笔记本应有的形态:
- B 面全贴合触控屏幕
- 拥有光线传感器,可以自动调节屏幕亮度
- 支持 Windows Hello
- 支持 Thunderbolt 3 和 PD 充电的 USB Type-C
YOGA 730 13 是这个价位唯一的选择,同时拥有少见 i5 + 512GB 配置,与 256GB 款的差价仅为 200,不需要付出额外的金额换取对低压 U 意义不大的 i7。尤其对于八代的低压 U 而言,更重要的是厂商配置的 TDP,i7 根本跑不出标称的睿频极限(使用 i7-8550U (15W) 的老 Envy 13 便是如此,日常使用极限只有 3.7GHz)。
Spec
- Model: YOGA 730-13IWL
- CPU: i5-8265U (15W)
- RAM: 4GB DDR4 2400MHz x 2 (板载)
- SSD: 512G SK Hynix PC401 (HFS512GD9TNG-62A0A)
- Network: Intel Wireless-AC 9560(去掉通信协议控制的 9260,并将这部分集成于 CPU 内)
- Port: USB3.1 Type-C x 2 (支持 Thunderbolt 3、USB PD), USB3.1 Type-A, 3.5mm
- Display: LG Display 13.3" 1080p (支持十点触控和 Active Pen 2)
- Battery: 48Wh
- Others: 指纹识别模块、光纤传感器、B 面全贴合屏幕、360° 翻转屏幕
这款使用 Whiskey Lake-U 的新 YOGA 730 暂时还未在联想的官方渠道出现,联想官网(国行、美行)上的依然是使用 Kaby Lake-U Refresh 的 YOGA 730-13IKB。少数第三方经销商有新款出售,从其中一家入手。
Unbox
Package
包装采用了两层纸箱,外层纸箱与内层包装之间放置泡沫,将内层包装固定在纸箱中心。外层纸箱负责在运输途中保护电脑,同时内层的包装可以做的更为精致。反观惠普的 Envy 13,依然采用单层纸箱包装,电脑本体直接被泡沫包围在包装内,形式显得极为传统,整体质感欠佳。
内层包装较为精致,整体风格向现今的手机包装看齐,采用上下扣合的开启形式。
笔记本包在布套内,提拉式的取出方式。
“智能散热”,对于不装联想智能管家的我来说,没什么用。不能修改 TDP,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帮助。
左边放置的是笔和与之相关配件、纸张,右边是其他配件。
取出电脑。
Accessories
Active Pen 2、笔夹、笔的配套电池、USB Type-C to VGA、65W USB-PD 电源、各种纸质材料
这里竟然专门为 Windows 10 的自动更新做了一本多语种的说明。
65W 电源依是然传统的形式,线 → 变压器 → 线的三段式结构,配上粗又长的电源线,便携性较差。
由于对 65W 快充的需求不大,电脑到货当天就下单了小米 45W USB-PD 充电头。相比而言,小米充电头更像是如今的手机充电器,可折叠的两脚式插头与变压器集成在一起。不足手掌的大小和线体分离的设计,再加上折叠式的插头,便携性极佳。
Design
整机采用金属机身,A 面并没有 Lenovo 的 Logo,仅使用 YOGA 作为标识。
Display
B 面采用了全贴合的屏幕,这真的应该成为现代笔记本的标配。虽然相较于没要保护玻璃的裸屏而言,即使更容易造成反射,却可以提升整机的观感。对于没有低反射要求的用户而言,绝对是极大提升。
在屏幕的左上角配置了光线传感器,屏幕支持自动亮度调节,再也不需要手动调节亮度了。Lenovo 的 Logo 打在了屏幕的左下角,较为低调。
Port
左侧放置两个 C 口(均支持 USB-PD、Thunderbolt 3)、3.5mm 接口与充电指示灯,在耳机的下方还有一个独特的 Novo 键用于重置电脑。到手就全盘格式化,联想的 Recovery 分区已经被我删了了。而且本身就是个鸡肋功能,完全可以自己使用 U 盘完成这些操作。
右侧仅有一个 USB 3.1 Type-A 和电源键,电源键附有一圈状态指示灯。个人希望再在右侧加入一个 C 口,如此可以选择在哪侧接上电源。
接口布局还算可以接受,遗憾是缺少 TF 卡槽,同时亦没有音量调节键。作为一款 2 in 1 笔记本,音量键还是有必要的。反观其他厂商的同类型笔记本,考虑平板模式的使用,侧置的音量键都是必不可少,同时指纹识别也都做到了侧面。联想对于平板模式的使用情景显然是考虑不周的,仅仅对电源键做了侧置处理,整体接近传统电脑。
Keyboard
先说键盘颜色,不管是金色、银色还是黑色的机身,键帽都是黑色的,在金色与银色款上一致性较差。这也是我购买黑色款的原因,完全是为了键盘与机身的一致性,如果可以选择,我一定会选择银色款。
键盘的回弹力度较 Envy 13 稍大,整体属于轻薄本 1.3mm 键程键盘的正常水平。
键盘右下角配有来自汇顶的电容式指纹识别模块,识别速度较快。就是识别逻辑不同于手机,并不支持在熄屏状态直接识别进入系统,或许是 Windows Hello 的局限性。
Layout
作为一个从惠普笔记本切换到联想的人,相当怀念惠普键盘右边一列的功能键(Home、PgUP、PgDn、End)。虽然会造成键盘的整体偏左,但是对于文本操作的提升是极大的。联想则是使用 FN + 方向键 处理,从而使键盘居中。
从惠普切换到常规的居中键盘着实让我痛苦了一番,不仅仅是缺乏功能键,同时还有键盘的位置。相比惠普键盘的向右平移,开始一段时间的打字体验相当糟糕,频繁地按错键。
上方的按键支持一键锁定,关闭相机、麦克风、触摸板,这几个按键都是好评。可是缺乏状态指示灯,你并不知道此时这几个设备到底处于关闭还是开启状态,也无法得知是否处于静音或者是飞行模式,仅有大写锁定键有状态指示灯。
而惠普的处理就更好,虽然功能有所出入,然而不仅是大写锁定,飞行模式和静音在相应按键上都是有指示灯,状态一目了然。
同时亦缺少多媒体控制,仅支持音量调节。
Trackpad
从手感来说,应该使用的是玻璃盖板。由于 C 面并没有扬声器占据空间,纵向距离较惠普长。支持额外的四指手势,可以在 Windows 10 内设置对应功能,可选项与三指手势一致,借此可以变相解决键盘缺乏多媒体功能键的问题。
防误触逻辑不像惠普那么简单粗暴(只要键盘在输入就屏蔽),只屏蔽小幅度的触摸板操作,操作幅度如果大点,依然是可以正常使用的。
Speaker
D 面双扬声器,旁边两行字写着 "JBL PREMIUM AUDIO",这个所谓的 JBL 认证音箱听感怎么样呢?总结起来就两个字,“垃圾”。低频起飞,重低音调音简直恶心到不能再恶心。
由于刚从 4 扬声器(C 面、D 面各两个)的 Envy 13 切换到缺乏 C 面扬声器的 YOGA 730,放在支架上外放,效果闷得不行。一开始还天真地认为是因为 D 面的扬声器在与支架之间的缝隙发声,闷点正常。直到我后来切换到平板模式又测试了一下,才让我认识到这不堪入耳的声音。这破音箱的水平甚至比我听过的任何手机扬声器都差,只有调整过均衡器,降低中低频之后才能勉强入耳。
这些所谓的品牌认证,依然只是花钱打个 Logo,毫无任何实际意义。
YOGA 730 还有着联想惯例的 Dolby Atoms 音效,我个人是从来不是用音效的,音效不过是一种破坏音乐原生调音的做法,永远不会对音乐有真正的提升。
不得不说,惠普全线标配的四扬声器效果真的很棒(肯定没有 “B&O 认证” 的功劳)。虽然不少人都认为 C 面的扬声器开孔很丑,我个人倒是没有觉得丑。要说缺点,就是挤压了触摸板的纵向空间。
Active Pen 2
主动式电容笔,4096 级的压感,不支持倾斜,基于 Wacom AES 技术。
笔的驱动需要一节 AAAA 电池提供书写支持,两节纽扣电池负责为蓝牙供电。三颗自定义按键,侧面两颗属于书写部分,仅在屏幕检测到笔尖时生效,不需要配对。顶部按键是唯一使用蓝牙的部件,配对后在蓝牙范围内有效。
Pen Clip
机身并没有笔的插孔或者类似 Surface 的磁吸方案,于是联想使用了一个奇葩的解决方案:提供一个可以插在 USB 口上的笔夹。
这个解决方法只能说是聊胜于无,携带的时候我还是会选择分开放置,笔记本单独放在内胆包中。
Hardware
CPU
i5-8265U,依然属于八代,使用了“全新”的 Whiskey Lake-U 架构,替换匆忙推出、同属八代但基于 Kaby Lake-U Refresh(实际就是 Kaby Lake-U) 的 i5-8250U,依然使用的是 14nm 制程。
从官方规格对比 Whiskey Lake-U 和 Kaby Lake-U Refresh,差别只有 PCI-E 3.0 通道数由 12 条提升至 16 条,最大内存带宽自 34.1 GB/s 提升为 37.5 GB/s,整体更为接近七代移动端标压的 Kaby Lake。
Whiskey Lake-U 有个极其重要的改进,就是从硬件上修复了其中几个几个架构漏洞,消除操作系统与微码修复带来的性能损失。
从 AnandTech 的文章中可以得知,Whiskey Lake 修复了 Meltdown Variant 3(CVE-2017-5754) 和 Foreshadow(CVE-2018-3615),这或许就是 Whiskey Lake 唯一最大的改进。
根据 Engadget 的消息,Whiskey Lake-U 改进主要是将更多的功能集成到芯片(PCH)上,整体设计思路更偏向于 SoC。意思大概就是 CPU 没有改进
Whiskey Lake-U 和 Amber Lake-Y 增加的功能,大多是将原本需要额外芯片的东西拉进 CPU 的芯片组中,简化系统。这包括了内建的 Gigabit Wi-Fi、四核的音效 DSP(也强化了收音解析与待机收音耗电)、原生 USB 3.1 支持等,让系统商可以节省一点零件钱之外,也降低温控和主板设计的麻烦。
SSD
PC401 是来自海力士的 OEM SSD,PCIe 3.0 x4 (NVMe),512GB 的容量
从官方的标称参数对比,性能接近三星的 PM961。老款的 YOGA 720 使用的就是 PM961(部分批次使用东芝的 XG4),本来认为 YOGA 730 会使用 PM981,反而更换为性能稍弱的 PC401,应该是基于成本考量。PC401 和 PM961 的性能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记,大概只是想与老款维持在同一性能水平。
Benchmark
CINEBENCH R15.038
单核: 156,多核: 661
多核测试中,频率在 2.78 ~ 3.33GHz 浮动,多数时间维持在 2.99GHz
单核测试中,频率在 3.70 ~ 3.87GHz 浮动,多数时间维持在 3.86GHz
Geekbench 4.3.0
PCMark 10
3DMark
Time Spy 1.0: 426
Fire Strike 1.1: 1,096
Sky Diver 1.0: 4,451
Night Raid 1.0: 5,068
Cloud Gate 1.1: 8,572
Ice Storm Extreme 1.2: 3,3463
7-zip
压缩: 21,810MIPS,解压缩: 30,789MIPS
AIDA64
单烤 FPU 30 分钟,全核心保持睿频并稳定在 2.22GHz,好于 i7-8550U(15W) 的 1.98 GHz
小优点
多数都是基于对惠普 2017 款 Envy 13 的对比
- 网卡使用的是 Intel 最新的 9560。反观惠普 Envy 13 竟然给配的是 7265 这么一块 14 年的老网卡。
- 声卡(ALC236)支持 48kHz/24bit,而 Envy 13 的 ALC295 只支持到 48kHz/16bit,虽然笔记本内部恶劣的电磁环境使得意义不大,但毕竟强一点(可是比较下室友低端机戴尔 Inspiron 13 3000 的 ALC256,甚至能支持到 192Hz/24bit
- 键盘背光支持两级的亮度调节
槽点
无法关闭的 “自动充放电保护”
最后说说这个“智慧型电池自动充放电保护设计”,即使在联想电脑管家把电池模式设为“常规”,依然对电量有个强制控制。有时处于插电状态的电脑,电量会降至 95%。
不管这个功能有没有用,智不智慧,我是被它给坑了。最初遇上这个问题还以为是小米的充电头坏了,重新换新了一个新的,问题依然存在。
在考虑了市电、充电头、电脑的问题后,询问了经销商客服,才得知联想这个独特的“自动充放电保护”。
这是随后在联想官方查询到的页面,这个功能或许出发点是好的,但是缺乏足够的说明,即使在包装内的说明书中都不曾提到有这么一个功能。
不支持记忆耳机音量
YOGA 730 是我近几年见过的,唯一一台不支持记忆耳机音量的电子设备,这之前我一度认为已经不存在这样的的设备了。如果你外放使用的音量是 100,插上耳机之后依然是 100,一不小心就可能损伤你的耳膜,希望后续的驱动更新能解决这个问题。
仅支持英文的 BIOS
BIOS 仅仅支持英文,虽然英文的 BIOS 对于我自己而言是不影响使用的,但这里就体现出联想做电脑不够用心。同时期惠普的 BIOS 都是支持中英双语的,不愧是“美帝良心想”。电脑还是能正常识别是否有插入耳机,希望在后续的驱动更新上补上该功能
多数设备不免驱
重装原生 Win 10 镜像的时候发现,触摸屏,甚至于触摸板和网卡都不是免驱的。从 Microsoft 官方镜像第一次配置电脑,需要外接鼠标配上转接有线网。
谜之逻辑的电源键
在开机状态下,电源键的按下判定极其奇葩。通常感觉上的短按是无法正常使用的,即使你明确感受到了按键的段落感,此时依然是没有效果的。按键判定给我的感觉就是介于短按和长按之间,触发逻辑卡在一个很反直觉的阶段。如果我想使用电源键关闭显示器或是睡眠,第一次点击基本是百分百会失效的,需要特意的稍微延长按下时间。或许联想是考虑了防误触,但就我个人的使用体验来说是极其糟糕的。
默认启动音效与均衡器
和惠普笔记本一样的毛病,无脑默认启用 Dolby Atom 音效,甚至均衡器都默认有一套配置。我听歌的原则是关闭一切音效与均衡器,追求音乐原本的声音。
无法单手开合
可能是翻转结构的原因,转轴的阻尼较大,无法做到单手开合。
自动亮度欠佳
自动亮度算法有缺陷,无法做到像手机那样完全舍弃手动调整亮度,经常需要手动调整亮度。
写在最后
YOGA 730 在硬件上确实是一台足够现代笔记本,综合体验处于中上的水平。而在软件优化上联想存在短板,一些小细节上处理不周,日常使用下来都能注意到这些问题。